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飲食既能帶給人們健康,同時也會誘發一些疾病。如何揚長避短,讓食物更好地為我們的健康服務,這就涉及了飲食宜忌。關於飲食宜忌,唐代名醫孫思邈早就提出:「安生之本,必資於食,不知食宜,不足以存生。」意指飲食的重要在於是否能善用食材、正確使用。
藥食同源,食物如同藥物一樣,皆有性味之分,這是飲食宜忌理論的基礎。掌握了食物的性味功效,才能進行適當的食物搭配,進而取得相宜的食用效果。
此外,不同年齡、不同體質、患有不同病症的人,在飲食搭配上都有相應的宜忌標準,四時天氣、地理因素等也應在食物搭配時考慮到,這樣才能確保人體對營養的需求,使五臟功能正常、氣血充盈,真正達到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飲食保健養生的效果。
本書針對人們的日常生活,結合飲食習慣的實際情況,參考《本草綱目》等傳統典籍的記載,借鑒並利用養生學、醫學和營養學的理論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介紹飲食宜忌和營養搭配等方面的知識,為讀者提供隨時可參考的飲食宜忌方案。
需要注意的是,飲食的宜與忌也是相對的,並不是說宜食之物就可以大飽口福、狂飲暴食,而是也應當節制,正如晉代養生家葛洪所言:「善養生者,食不過飽,飲不過多。」一些忌食之物,也非絕對不可沾,只是應少吃或暫緩食用而已,應用過程中不必過分拘泥。